为持续扩大英烈文化社会影响力,9月中旬,由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组织开展的浙江英烈故事“开学第一课”走进校园思政课堂,为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、衢州学院和衢州市特殊教育学校6000余名2022级新生上了入学后的第一堂思政课。
在历时4天的10节浙江英烈故事思政课上,全省各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、革命纪念场馆以及教育部门18名优秀专业讲解员和志愿者讲解员,采用影像播放、音频穿插、节目嵌入、现场问答等沉浸式宣讲方式,先后为学生们讲述《夙愿——王伟烈士遗作》《来不及的告白》《146米的血路》《那时候的爱情》《密林中的红色医院》《“不倒”的红旗》《兰若英姿傲霜骨》《守护川藏公路的高原雄鹰》《丹娘》《担架上的开国将军》《共和国的女儿》等20个浙江英烈故事。
课堂上,内涵丰富的英烈故事、生动活泼的讲授形式、深入浅出的党史解读,深刻展现党百年生生不息的“精神密码”和浙江红色根脉的鲜明底色,将浙江英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对革命事业奋不顾身、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刻画得淋漓尽致,让学生们如临其境,如历其事、如见其人。课后,大一新生们纷纷表示,这是一堂内容丰富、震撼心灵、启迪思考的“开学第一课”,不仅贴近实际、形式多样,而且富有温度、深入人心。我们将以此次思政课教育为契机,自觉缅怀、纪念、尊崇和学习英雄烈士,在接续奋斗中践行青春誓言,用接续奋斗践行“请党放心、强国有我”的青春誓言。
近年来,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立足自身资源优势,坚持理论与实践相联系,传统与创新相接轨,思想与艺术相统一,线上线下精心打造青少年思政教育课程,每年将大中小学校新生“开学第一课”作为“大思政课”的重要组成部分,线下组织开展“英烈故事进校园”“革命文化展览进校园”等活动,线上着力打造“指尖课堂”“虚拟空间课堂”等实践教学载体,探索出一系列使思政教育更加鲜活、更有实效、更加入心的新途径、新方式,烈士纪念场所“第二课堂”教育成效明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