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朱计。(学校供图)

《建议》书稿。

朱计介绍《建议》这本书。

朱计正在上“比较税制”课。

学生作为“投资顾问”正在台上陈述。
浙财大东方学院师生编纂
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投资建议报告
■记者 刘芳璐 通讯员 孙舒愉 王中婓
3月18日,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朱计老师正忙着校对《“一带一路”部分沿线国家税制介绍、风险提示及投资建议》(以下简称《建议》)的二稿。这本书重点介绍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税收制度和投资情况。
“以我讲授的‘比较税制’课程的学生作业为基础,整理汇总而成。”朱计介绍,这本书缘于他大胆的课程改革,里面其实涵盖了“一带一路”沿线65个国家的情况,对投身建设‘一带一路’事业的人们有参考借鉴意义,所以整理汇编,并打算出版。
“截至目前,我还没有看到国内高校师生编纂同类的资料汇编,不知道是不是先例。”朱计笑着说,这本书有60余万字,分上下两编。
改革课程 学生变身“一带一路”投资顾问
朱计是学校财税分院税收学专业的老师,他教授的课程里有一门是“比较税制”,这是大三税收学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,而《建议》就是他对这门课程改革实践的成果。
“‘一带一路’倡议让中国的‘朋友圈’越来越广,我们日益走入世界舞台的中央。‘比较税制’讲授世界各国税制的异同,理论性比较强,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,效果不一定好,对有志于到‘一带一路’沿线国家创业的学生来说,应用性也不强。”朱计说,2016年下半年,他开始改革这门课程,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吸收。
朱计从授课内容、形式、考核等方面重构了课程,把重点内容放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税制上。他让学生以3人为一小组,花一个学期调查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税制种类、提供风险提示和投资建议,撰写分析报告,并在课堂上上台汇报。汇报的成绩由朱计和其他学生一起评定,学生们对待汇报都非常认真。
在智慧教室,每组模拟投资咨询公司的工作人员上台汇报,并全程录制视频。“第一次作为‘投资顾问’上台陈述,我很紧张,我要向‘企业家’分享的是土库曼斯坦,包括基本国情、地理位置、经济状况、税收制度、投资环境、投资风险以及建议等,这个国家很特别,有矿产使用税,这在别的国家很少见。”年前完成这门课程学习的2016级税收专业学生周琛,现在回忆起上台汇报的情况依然记忆犹新。
周琛记得,当时他汇报完之后,朱计还扮演投资客,“刁难”了他。“我现在要去土库曼斯坦做投资,我可以享受哪些‘一带一路’倡议带来的税收优惠政策?”“在投资过程中我需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?”周琛冷静回答,不过他坦言:“准备不充分的话,真的很难回答,因为朱老师的问题常常是‘意料之外,情理之中’。”
撰写报告 师生破解多道难题
一份投资报告的背后,是朱计与学生们脑力与体力的结晶。学生们搜集资料遇到攻克的第一关就是语言。朱计介绍,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官方语言有60多种,除了比较常见的英语,其他个别语种有学生在出境游的时候接触过,绝大多种语种学生们连听都没听说过。
办法总比困难多。“我们找到了一个好办法:国外的税务局网站通常会有英语界面,借助工具书和国家商务部发布的《对外投资合作国别(地区)指南》,基本上能把握这些国家税制的总体情况。”2015级税收专业的邵璐姍,跟同学们分享了这条经验。
作为任课教师,朱计也为学生们出谋划策,提供指导。2016级税收专业的李哲男他们这一组是研究塞浦路斯的,这个国家很小,相关资料很少,朱计就会把相关新闻、中国一带一路网、世界银行文件中涉及塞浦路斯的资料转给他们参考。
朱计的大胆改革和悉心指导,让学生们更有劲头。为了让报告内容更丰富,搜集学术论文、查看动辄百页的营商分析报告、检索图书馆电子书目成了学生的“家常便饭”。
光是收集资料,还远远不够,撰写报告才能让所学用起来。“材料来源多,严谨性差异比较大;同一个地名、人名、专有名词还会出现不同的翻译方法;由于对部分沿线国家的研究比较薄弱,层层转译的现象也比较多,难免会出现文本失真的情况,这些都需要学生花大精力去整合。”朱计介绍,学生们在撰写报告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。
“课前,我们会主动找朱老师讨论,查找报告存在的问题。课后,朱老师利用邮箱解答疑惑,在一遍又一遍的修改中完成报告。”李哲男说,一开始像无头苍蝇,不过有老师协助,问题解决得还不错。“老师通过邮箱都给我们改了三四稿。”
收获颇丰 期待尽早出版
“每个学生一个学期就是研究一个国家,这样不仅可以让他们对这些国家情况有所了解,也可以训练学生们的团结合作。”朱计老师介绍,从2016年至2018年,所教授的三届学生把“一带一路”沿线65个国家全都研究了一遍,才形成了这些珍贵的投资报告。
汇报完成后,学生们都表示收获很多,汇报了土库曼斯坦情况的周琛说:“课上,老师说过现阶段我国的税制是‘小综合+分类征收的过渡模式’,‘一带一路’部分沿线国家实行的是综合征收模式,其背后是历史传统、税务征收系统等方面的差异,通过调查资料,撰写报告,我有了深刻的认识,也会更加客观地看待不同国家的税收体系。”
起初只是一次尝试,因此《建议》的标题里,只写了部分国家,而实际上,三年的改革下来,所有的沿线国家情况全都研究了一个遍,朱计再次下定决心,要把学生的作业都整理汇编并让更多的人看到,更好地促进“‘一带一路’发展。
不过,校对60多万字的资料汇编对朱计来说不是件轻松的工作。“2017年上半年,《建议》上编已经完成。”朱计介绍,因为教学目标的缘故,学生们在报告撰写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税制比较分析的内容。而考虑到这本书的定位,在实际成书的过程中去除了这部分内容。
目前,下编已经在校对,他希望尽快完成该项工作,积极争取出版资助。“今年是学校建院20周年,我希望这本书可以出版,作为建院20周年献礼,为更多有志于投身建设‘一带一路’事业的人们提供参考和借鉴。”朱计说,他在过年前都还在抓紧时间排版。朱计知道,“一带一路”提出之后,为了更好地促进发展,对沿线国家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,尤其是一些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,了解该国以税制为主的营商环境是一项很基础、但又至关重要的工作。而在这个过程中,高等教育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与使命。
(原文链接:http://hnrb.hnxw.net/hnrb/html/2019-03/25/content_168944_1001199.htm )
